摘要:班級管理以育人為使命,班主任應激發(fā)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內驅力。首先,班主任應加強主動擔當精神培育,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勇于擔當的人,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其次還應加強策略引導,引導孩子塑造自信的人,解放孩子奠基自立的人;相信孩子發(fā)展自強的人。 關鍵詞:班主任;育人;擔當;班級管理 教育的理念決定著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班級管理應該以管理育人為使命,激發(fā)學生學習和健康成長的內驅力,引領家庭學生走向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學生的“生命增值”[1],不斷踐行著自己的“本真”使命。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班主任的主動擔當:“奠基”教育 教育理論和實踐一再表明:班主任對學生發(fā)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班主任和班級管理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教育和生活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擔當中生活,在做事中成長”,實現“志趣高遠、人格健全、基礎扎實、特長明顯”的育人目標,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勇于擔當的人,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1. 培養(yǎng)勇于擔當的人 美國詩人惠特曼說,與命運爭吵的人,永遠無法了解自己。所以要主動成為一個有擔當的人,過有擔當的生活。我們這里的用意在于強調行動的重要性,責任不需要整天掛在嘴邊,它應該是一種意識,通過一些平凡的小事培養(yǎng)孩子的“擔當”品質,讓孩子意識到“擔當”的重要性,從小學會“擔當”,長大了自然就會有責任心。對人類而言,擔當是肩膀,擔負起建設與發(fā)展的重任;而對學生而言,擔當是一種能動性,一種主動的選擇。學生擔當什么?可以是校內的,也可以是家庭的。校內的擔當可以小到每一塊玻璃的管理、一張桌子的管理、教桌的管理、自行車的擺放、衛(wèi)生區(qū)、黑板報、痰盂等等;家庭中的擔當,也可以小到刷碗、掃地、大水、疊被子等等,聚沙成山,聚愛成善就是這樣“積善成習”的。正如對于我們國家來說,一點很小的善心,乘以13億,都會變成愛的海洋。所以,教師要善于引導和發(fā)展學生的成長?!?/span> 2. 培養(yǎng)情感豐富的人 一個勇于擔當的人必定是一個有著積極情感的人,他不僅僅是一個理性的人,還應該是一個對祖國、對家鄉(xiāng)、對親人、對自我有著豐富情感的人。所以,班級管理應該體現出對學生情感需求的關注、重視和培養(yǎng)。我們認為,對教育教學的主渠道課堂三維目標也要重新認識,其操作順序可以調整為:一是“積極情感的激勵”(首先通過情感的動力作用解決學生想學的問題);二是學習方法的生成(重點是解決學生會學的問題);最后才是知識的生成(承啟現實與未來發(fā)展的基礎知識)以及三維目標的整體實現,而不是相反的順序。我們希望通過建立在學生心理狀況和情感需要的基礎上的情感教學進行教育教學過程等方面的優(yōu)化,實現以情優(yōu)教、以情促知、知情并茂、和諧高效的目標,從而真正確立教師在教學指導中和學生在學習成長中的主體地位,體現出“學習是學生在積極情感狀態(tài)中追求目標的責任行為”的教育理念,以培養(yǎng)情感豐富的人。 今天是明天的開始,大事是由小事積累而來的,勇于擔當能體現出一個人做事情的認識高度,敏于事而謹于言能體現出一個人想把事情做好的責任與信念。要使學生認識到今天我所有的生活享受,都是別人的勞動成果,我就應該為別人做些事情,所以,不存在應不應該的問題,而是“怎么做”的問題。這就會較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生活和做事的品味、更高層次的審美需求,逐步生成主動接受挑戰(zhàn)并負起責來的情感品質。 3. 培養(yǎng)品德高尚的人 班主任要引領家庭教育讓正面的聲音、健康的信息成為強有力的引導力量,要盡可能地營造有利于成長的小環(huán)境。特別是面對電子媒介和網絡對道德的挑戰(zhàn),教育不能束手無策,只能選擇行動?;羯P嬖V我們:從別人的角度,善意的謊言和夸獎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從自我的角度,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有理由相信,孩子會在學校和家庭營造的寬松自由、溫馨和諧的環(huán)境中享受教育、享受生活,才會茁壯成長。 二、班主任的遠景展望:“引領”追求 最關注學生個體發(fā)展的應該是班主任,特別是在價值觀和基本策略方面的引領,把學生吸引到學習和健康成長的方向上來。引領的方面很多如學會娛樂,班主任應該成為言傳身教的榜樣,甚至包括看課外書,以求完成育人的歷史使命與責任,使孩子成為一個“完滿的人”。 1、引導孩子,塑造自信的人 一位哲人說的好:“誰擁有自信誰就成功了一半?!弊孕攀呛⒆映砷L過程中的精神核心,也是一個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但它并非與生俱來,必須由班主任對孩子經常加以正確引導,使孩子逐漸學會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教師,不是簡單的一種職業(yè),而是一種事業(yè)。它塑造的是人,培養(yǎng)的是有靈魂有思想的生命。教書只是定語,育人才是中心語?,F代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競爭日益激烈,使個人力量在社會這臺大機器面前顯得多么地渺小和卑微,致使相當一部分人缺乏自信。而且,當前有越來越多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和包辦,孩子很容易養(yǎng)成一種凡事均要依靠家長的心態(tài),形成依賴性極強、缺乏自信的人。所以,班主任必須把心理、情緒、志向、責任合理地引入到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上。因為孩子的自信很大程度上來自老師或父母的信任與支持。 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一句鼓勵的話可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相反,一句負面的話可刺傷一個人的心靈與身體!甚至毀滅一個人的未來!每個孩子的資質都不一樣,永遠不要隨便拿她跟別人比。這正是很多班主任沒有意識到的或沒有真正做到的一點。孩子自信,比什么都強,一個人只要有成功的決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狀態(tài),把全部的集中到追求目標上,堅信自己會成功。請看: 幼兒園家長會上,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母親告訴兒子:“老師表揚你了……”那天晚上,她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她喂; 小學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你兒子排第40名……”母親告訴兒子:“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 初中家長會上,老師說:“按你兒子的成績,考重點高中有點危險……”母親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 高考后,兒子把清華的特快專遞交到母親手里,大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可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你最能欣賞我……” 所以,在孩子努力拼搏,盡力向成功的頂峰攀登時,多給孩子些鼓勵和支持吧! 2、解放孩子,奠基自立的人 自信才有安全感,自立,才會勇敢地堅持自己做事情。班主任的信任與關愛恰恰是孩子獨立和探索外面世界所需要的動力。班主任要讓每個立志有為的孩子都本著學習、鍛煉自己的目的,有準備地到大千社會中得到洗禮。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條件,放手孩子獨立行走,因為華麗的言辭代替不了理性的思考,詩意的浪漫無助于價值的升華?!叭耸侨说奈磥怼保挥性谧杂X放手中才能奠定孩子不斷地超越的信心和力量,成為一個自立的人。 老鷹在哺育了小鷹一段時間后,到了該放飛的時候,那母鷹會把小鷹從高巖上一只只推下去讓它們自由地飛向藍天。小鷹在這中間自然而然地就學會了怎樣扇動它的翅膀,最初是出自本能的掙扎,到后來就變成了飛翔的超絕能力。小鷹學飛,總得要飛;是自然界發(fā)生的故事。其實教師教學生和父母帶孩子也是一樣的。是鷹,孩子,總得要面對獨立生活的一天。所以,以學習和鍛煉自立為目的的獨立行走的生命教育,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3、相信孩子,發(fā)展自強的人 自強的人才是有發(fā)展前途的人。孩子不可能一下長高的,但班主任是能夠蹲下的。蹲下來班主任就能看見孩子的內心。他們是按生命的本能和自然的需求去生長的!發(fā)達國家的父母普遍重視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孩子長大后才能自立自強。 美國富豪洛克菲勒子女的零用錢少得可憐。他家賬本扉頁上規(guī)定:7—8歲每周30美分;11—12周歲每周1美元;12歲以上每周3美元。每周發(fā)放一次,要求子女記清每筆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領錢時交父親檢查。洛克菲勒認為“過多的財富會給子女帶來災難”,只有自強才有未來。 再請看“較量之后的夏令營”所記述的中國孩子的自強。1992年夏天,中、日本夏令營,中國孩子的祛弱、退縮,灼痛了中國教育者和家長們的心。 當然,喚醒的巨人也包括教師和家長。學校教育由于代表國家的教育精神和改革方向,可以前瞻性地對家庭教育進行引領和建議,如尊重孩子的課程權力[2],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合作構建人才培養(yǎng)的策略,家校合作的方法,家庭教育的定位與孩子個性培養(yǎng)等,特別是針對獨生子女,溺愛包辦致使自理能力差、性格脆弱、承受力差,缺乏自強,要特別注意引導家長,相信孩子時完全可以造就的,完全可以發(fā)展成為自強的人。 變法失敗,譚嗣同勇敢地擔當了一切責任,豪邁地選擇了“我以我血薦軒轅”。因為他勇于擔當所以難能可貴!人生在世,不能似柳絮漂浮于塵世之中,所以我們班主任必須擔當,同時必須引導孩子也成為一個主動擔當的人,并持之以恒地踐行“學習和成長,都是自己的應負責任”[3]。我們班主任也要勇于擔當,打造我們班主任自己的教育品牌,創(chuàng)造我們班主任的生命輝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