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 id="kfqgr"><em id="kfqgr"></em></em>
  • <dfn id="kfqgr"></dfn>
    1. 當前位置:【新安中學首頁】>【教學教研】>【教育文摘
      校園手機管理要剛柔相濟
        [2022-11-07 09:42]  瀏覽次數(shù):1785
      【字體:放大 正常 縮小】 【打印頁面】【關閉窗口

      來源:中國教育報 2022-09-07 作者:陳永玲

      據(jù)極目新聞報道,9月2日,秦皇島一所中學在學生報到時,將一把錘子和一張紙擺放在校門口的桌子上。紙上印著“免費碎手機”,表示學生如果偷帶手機入校,老師將當場把手機砸了。據(jù)記者了解,這是教師和家長開會想出的妙招,并且此舉有作用,目前沒有出現(xiàn)砸手機的情況。

      長期以來,學生在學校或明或暗地使用手機,給學校管理帶來不少困擾。如果不管不問,學生極易因不恰當使用手機而無法專注于學業(yè),同時也會因頻繁接觸網(wǎng)絡不良信息而使價值觀受到一定的負面影響。如果管得太嚴,則易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做出激烈行為。因此,從源頭做好校園手機管理,考驗著學校管理者的教育智慧,也折射出一所學校的校園文化。

      對于手機問題,教育部辦公廳于2021年2月印發(fā)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以及禁止帶入課堂等要求?,F(xiàn)實中,如果學生確有與家長溝通信息的客觀需要,學校一般要求學生入校前將手機交給老師統(tǒng)一保管,需要時向老師提出申請。一些寄宿制學校出于現(xiàn)實考量,往往也規(guī)定了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的具體時段和時長。

      不管出臺何種措施,初衷都是不讓手機影響到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處理好與手機的關系,科學、合理、有度地使用手機。

      其實,校園手機管理的關鍵不在手機本身,而是引導學生做好自我管理。一味放任,顯然不妥,但強行禁止,也不是治本之策。比較有效的方式是,一方面開誠布公,共同商定有效的管理辦法;另一方面形成家校協(xié)同育人合力,做好思想疏導,降低學生對手機的心理依賴。

      只有堵疏結合、剛柔相濟、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做好校園手機管理工作。報道中的中學先是老師和家長達成共識,而后在校門口桌子上擺放一把錘子。這彰顯了制度的剛性和治理的威嚴態(tài)度,也向學生傳遞了不能私帶手機入校園的鮮明信號。同時,如報道中所言,“若是老師真發(fā)現(xiàn)學生偷帶手機的情況,學校也會妥善處理,不會隨意毀壞學生財物”,足見學校管理者教鞭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柔性舉措。

      中學生普遍存在做事易沖動、不計后果的心理特點,特別需要家長和學校懷著巨大的耐心,幫助他們戰(zhàn)勝自我。家長在做好示范之余,要配合學校工作,凝聚家校教育合力。教師則不妨多通過主題班會等方式,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沉迷手機的危害,增加對學業(yè)與娛樂、網(wǎng)絡社交與社會實踐的關系的認知,學會自律,適度利用手機進行社會交往。

      學生沉迷網(wǎng)游或頻繁使用手機的習慣一旦形成,則很難改正。家長和教師要多與孩子站在一起,支持、相信孩子,運用教育智慧幫助他們戰(zhàn)勝自我。相信在科學的引導下,能夠在手機使用上自律的學生未來必有一番成就。

      (作者系山東省棗莊市實驗學校教師)

      總訪問量:人次 總瀏覽量:29942人次 日均訪問:20989人次 今日訪問:3564人次 在線人數(shù):25388
      六安市新安中學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信息內容、建立鏡像 網(wǎng)站備案號:皖ICP備05009496號 安徽教育網(wǎng)站前置審批號:JXQZ382
       Copyright? 2003 www.ahxa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皖西電腦有限公司六安新聞網(wǎng)
      郵編編碼:237151 辦公室:0564-2311115 教務處:0564-2315138
      国产情趣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福利色视频在线看,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国产,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人妻无码a∨中文字幕 亚洲另类日韩精品无码

    2. <em id="kfqgr"><em id="kfqgr"></em></em>
    3. <dfn id="kfqgr"></dfn>